资讯中心NEWS CENTER

在发展中求生存,不断完善,以良好信誉和科学的管理促进企业迅速发展
企业新闻 技术文章

首页-技术文章-多肽合成仪技术原理与操作解析

多肽合成仪技术原理与操作解析

更新时间:2025-10-23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65
  一、多肽合成仪技术原理:固相多肽合成(SPPS)的核心逻辑
 
  多肽合成仪基于Bruce Merrifield于1963年提出的固相多肽合成法(SPPS),其核心是通过将氨基酸C端固定在树脂载体上,逐次添加N端保护的氨基酸完成肽链延伸。具体步骤如下:
 
  树脂预处理
 
  选择合适的固相载体(如Rink Amide Resin),用二氯甲烷(DCM)溶胀树脂,去除杂质后抽干备用。
 
  脱保护
 
  使用碱性溶剂(如20%哌啶/DMF溶液)去除前一个氨基酸的Fmoc保护基团,使氨基暴露以参与下一步反应。
 
  偶联反应
 
  将新的氨基酸(N端保护)与活化试剂(如HBTU、DCC)混合,形成活性酯后投入反应器,与脱保护的氨基结合形成肽键。
 
  洗涤与纯化
 
  每步反应后用DMF、甲醇等溶剂洗涤,去除未反应的原料和副产物,减少杂质积累。
 
  裂解与释放
 
  合成完成后,用三氟乙酸(TFA)等裂解液将多肽从树脂上切下,经乙醚沉淀、离心、干燥得到粗肽。
 
  技术优势:
 
  自动化操作:减少人工误差,提高重复性。
 
  高效纯化:固相载体便于分离,避免液相合成中复杂的中间体纯化步骤。
 
  规模化生产:支持毫克级至克级合成,满足药物研发需求。
 
  二、关键组件与功能:精密控制的硬件基础
 
  多肽合成仪的硬件设计直接影响合成效率与产物纯度,核心组件包括:
 
  反应器
 
  材质:玻璃或聚丙烯,耐化学腐蚀。
 
  容量:覆盖30μmol(小规模研究)至3g树脂(工业化生产)。
 
  多通道设计:支持2/4/6通道并行合成,提升高通量能力。
 
  溶剂输送系统
 
  自动输送模块:精确控制DMF、DCM等溶剂的流速(误差<1%)。
 
  惰性气体保护:通过氮气/氩气隔绝氧气,防止氨基酸氧化。
 
  温控模块
 
  精度:±0.5℃,减少消旋化副反应。
 
  范围:室温至60℃,适配不同保护基团的脱除条件。
 
  检测与控制系统
 
  UV监测:实时检测反应液吸光度,判断脱保护/偶联终点。
 
  质谱分析:可选配在线质谱,确认每步产物结构。
 
  三、多肽合成仪操作流程:从试剂准备到产物纯化的全链条
 
  设备校准与准备
 
  检查溶剂储液瓶与气体管道连接,确保无泄漏。
 
  校准温度、压力、取液针等参数,运行自检程序。
 
  试剂与材料准备
 
  称量氨基酸、活化试剂(如HBTU)、溶剂(DMF、DCM)。
 
  将树脂加入反应器,用DCM溶胀后抽干。
 
  合成程序设置
 
  输入多肽序列,设定反应条件(温度、时间、溶剂比例)。
 
  示例:Fmoc脱保护(20%哌啶/DMF,5分钟×2次);偶联反应(3倍过量氨基酸,1小时)。
 
  自动化合成
 
  启动程序,仪器自动完成脱保护、偶联、洗涤循环。
 
  监测反应进程,如UV吸光度稳定后进入下一步。
 
  产物裂解与纯化
 
  加入裂解液(TFA/水/三异丙基硅烷=95:2.5:2.5),室温搅拌2小时。
 
  过滤除去树脂,浓缩裂解液后用乙醚沉淀粗肽。
 
 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(HPLC)纯化,得到高纯度多肽(>95%)。
联系电话

010-84813519

电子邮箱

longlong.liu@dilunbio.com

关注我们
微信账号

扫一扫
手机浏览

Copyright©2025  北京缔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  版权所有  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0035013号-4

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