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中心NEWS CENTER

在发展中求生存,不断完善,以良好信誉和科学的管理促进企业迅速发展
企业新闻 技术文章

首页-技术文章-中试型双通道多肽合成仪:多肽研发与生产的高效利器

中试型双通道多肽合成仪:多肽研发与生产的高效利器

更新时间:2025-10-25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38
  在生物制药、化学研究及医药开发领域,多肽合成作为关键技术环节,直接影响着药物活性、功能研究及产业化进程。近年来,随着固相多肽合成技术(SPPS)的突破,自动化多肽合成仪成为实验室与生产线的核心装备。其中,286 MAX中试型双通道多肽合成仪凭借其高效、精准、灵活的特性,成为多肽研发中试阶段及规模化生产的理想选择。

  一、技术背景:固相合成的革命性突破

  多肽合成仪的核心技术源于1963年Bruce Merrifield教授发明的固相多肽合成法(SPPS)。该方法通过将氨基酸逐个连接至固相树脂载体,实现无需纯化中间产物的连续合成,大幅提升了合成效率与产物纯度。Merrifield教授因此荣获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,固相合成技术也成为现代多肽化学的基石。
  随着技术迭代,多肽合成仪经历了三代发展:
  1、第一代(1960s-1970s):以氮气鼓泡搅拌为主,实现基础自动化,但存在反应死角、溶剂消耗大等问题。
  2、第二代(1980s):引入摇动式反应器,优化混合效率,但搅拌温和性仍受限。
  3、第三代(1990s至今):采用360度旋转搅拌或环形电磁场技术,实现混合,如ABI 433型合成仪通过高速螺旋搅拌将偶联率提升至99%以上。
  286 MAX中试型双通道多肽合成仪属于第三代技术的优化升级,专为中试规模设计,兼顾效率与成本。
  二、产品核心:双通道设计,高效灵活
  1、双通道并行合成,提升产能
  - 同时合成两条多肽:每通道独立控制,可处理不同序列或相同序列的批量生产,缩短研发周期。
  - 合成规模2-25 mmol:覆盖从实验室研究到中试放大的需求,单次合成量可达克级,满足药物开发初期对多肽量的要求。
  - 反应器可选0.5/1/2 L:根据肽链长度与合成难度灵活调整,避免资源浪费。
  2、精准控制,保障质量
  - 同步活化与预活化:支持氨基酸原位活化,减少手动操作误差,确保每步偶联反应充分。
  - 定量精度1 mL:氨基酸与活化试剂的抽取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,提升重复性。
  - 180°上下翻转机械搅拌:通过动态混合消除固相载体“抱团”现象,避免反应死角,偶联率稳定在98%以上。
  3、模块化设计,适应多样需求
  - 10个氨基酸位点+5个溶剂位点:可存储多种氨基酸与溶剂,支持复杂序列合成。
  - 20L/50L溶剂储罐:减少频繁补液操作,适合长时间连续合成。
  - 原位光纤温控:精确监测反应温度,避免因温度波动导致的副反应。
  三、应用场景: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覆盖
  1、药物开发
  - 活性肽筛选:快速合成不同序列的多肽库,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。
  - 长肽链合成:支持50个氨基酸以上长肽的合成,满足疫苗抗原、激素类似物等复杂多肽的需求。
  - GMP生产兼容:设备设计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(GMP),可直接过渡至工业化生产。
  2、生物研究
  - 蛋白质结构功能研究:合成特定序列多肽,用于酶活性分析、受体结合实验等。
  - 免疫学研究:制备抗原多肽,开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试剂盒,如汉坦病毒核衣壳蛋白抗原多肽的合成。
  3、组合化学
  - 肽库构建:通过多通道并行合成,快速构建多样性肽库,用于新药发现与材料科学。
  四、优势对比:为何选择286 MAX?

       为何选择286 MAX?

  286 MAX中试型双通道多肽合成仪以其高效、精准、灵活的特性,成为多肽研发与生产的关键装备。无论是突破性药物的发现,还是工业化生产的落地,它都为科研人员与工程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

联系电话

010-84813519

电子邮箱

longlong.liu@dilunbio.com

关注我们
微信账号

扫一扫
手机浏览

Copyright©2025  北京缔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  版权所有  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0035013号-4

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sitemap.xml